「視覺效果」是我們對一個空間的期望。
一個好的空間可以在不同的時間點產生不同的啟發。
不同的設計者對空間的解讀也會帶給我們不同的切入觀點 (perspective)。
ILLUSION發生的地點或環境不同,就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,相對而言,是一種反向的分析和幽默。
荷蘭藝術家Desiree Palmen的系列創作,他將人沒入週遭環境中。讓人和空間合而為一。這是他用自己的語言,向世界發聲。
下面這個作品的名字叫「For Artist in studio during open house」,對設計創作者而言,還滿能聯想到due day前的徹夜趕工後的狀態,攤在桌上和工作合體的感覺,心有戚戚吧。
美國一位建築師 James Wines和他的團隊SITE (Sculpture In The Environment)也完成不少類似意趣的建築,最經典的當屬他為一間大型連鎖產品公司BEST設計的建築作品。建築崩落、還原、或是建築位移等意向,雖然看來未完成,但實際的機能面卻已是完備。

SITE的另一個手法,也十分有趣,例如他們在室外停車場設立了類似戶外的裝置藝術。他們稱此作品為「GHOST PARKING LOT」
在室內空間中,他們也嘗試了這樣的GHOST手法。
(Laurie Mallet House, New York 1986)

相同的作法,試圖產生創新和傳承的感覺,是隱約要帶入舊時代文化或是要以新時代取而代之,留下許多遐想空間。
路康曾說,現在畫得出來的草圖,是可被實現的,但未來的世界不可知,所以是連草圖都無法勾勒的。但因為這些不規矩的空間存在,不斷的衝擊現況和引發思考,未來的可塑性更讓人期待。
照片來源:
http://www.desireepalmen.nl/index.php
http://www.siteenvirodesign.com/
http://blog.ounodesign.com/2009/03/15/still-unsurpassed-box-store-architecture-site
成舍中山 |林欣怡
英國 Chelsea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室內設計碩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