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電腦資料損毀對於現代人生活還真有莫大的影響。
我不幸也遇到了這樣的事件。關於Peter Zumthor 的作品分享,也因此中斷好久。前幾日終於找回了一些碩果僅存的照片,還是可以稍稍提供當時所見的感想佐證,可讓這個Part2繼續下去。



那就來聊聊位於奧地利的Kunsthause Bregenz好了。混凝土與玻璃。




這座位於Bregenz的當代美術館,外觀全由噴砂玻璃構成,白天與夜晚光線的方向不同,也就構成了內外不同的觀景趣味。記得當時還在歐洲求學,趁著春假到處探訪,如願找到了這座非看不可的建築物,但運氣不佳,剛好遇上休館的日子。同行的同學覺得到了就姑且一試,詢問了之後竟然准許帶領我們入內參觀(果然以好學不倦的學生形象在歐洲會得到優待),也因此有機會可以拍攝原本不可拍攝的內部景象。




一進入空間內就喜歡上了水泥的牆面,老實說這跟其他的泥作牆面沒什麼不同,沒有上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量體造型變化;但是因為灌漿施工品質的講究,所以造就了一面面相當光滑有質感的牆面。這樣光滑的表面,沒有上漆粉光,而且字就是壁貼一般直接貼上。沒錯,它並沒有另外割出什麼立體字樣或是定製告示牌進而固定上去,訊息可以用最簡約最有氣質的方式顯示,這樣的直接其實是相當高級的講究。而且令人驚喜的是,它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刮除與張貼,表示其作工品質真的有相當的水準。而可惜當時在一樓大廳拍到正在換貼展覽資訊的照片已損毀,不能讓大家看到真實的狀況。


另外,玻璃在這裡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材質,或正確的說,是噴砂玻璃。它不僅曖昧了另一邊的世界,也柔化了光線,在注重展覽品的光害考量下,光線被層層的噴砂玻璃由建築外部傳遞到內部的天花時,已經變成了剛剛好的照度。



 


最後,來看看是水泥混凝土與玻璃之間是如何的相處。



Peter Zumthor處理的接合方式,就是不接。甚至是玻璃與玻璃之間也是如此,它們之間永遠留著一個相當禮貌的縫隙距離,細部的精神就會在這樣的相處關係上迸發出來。我們從事設計創作常常會在材料與材料之間躊躇與為難,從這個地方可以了解他下了相當大的苦心在思考這種事情。


即使已經離開那個建築經驗這麼多久,回到了台灣,我還是不時會想起那個縫隙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成舍設計 | 工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